克拉瑪依沃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藝設施簡介?
一、公司簡介
克拉瑪依沃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克拉瑪依危險廢物綜合處置示范中心,以下簡稱為“沃森環保”)是由廣東省屬企業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注冊成立的高科技企業。公司占地面積21萬㎡,分兩期建設。公司致力于工業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借助東江環保領先的技術優勢和資深的行業經驗,配套發展水治理、環境工程及環境技術推廣服務,構筑完整產業鏈,打造以廢物無害化處理為核心的多層次環保服務平臺,為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定制和提供一站式環保服務。
公司位于克拉瑪依市以南22公里,距217國道參考點11km,石西公路以東1.6km。廠址中心點地理坐標為:E45°34"22.86′,N85°11"05.35′,于2014年5月開工建設,2015年10月投入試運行。于2017年1月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擁有42類危險廢物經營資質,業務范圍覆蓋新疆區域。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一期工程在2015年8月投入使用,年資質量達49900噸。其中工業廢水無害化處理年資質量為8000噸;回轉窯高溫焚燒處理年資質量為9900噸;廢礦物油資源化處理年資質量為10000噸;安全填埋處理年資質量為22000噸。安全填埋場占地面積10萬㎡,總庫容達到74萬m3,一期庫容37萬m3。
二、工藝設施簡介
克拉瑪依沃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藝設施包括焚燒處置系統、物化處理系統、穩定化/固化處理系統、廢礦物油資源化系統、安全填埋場,以下分別對各個系統的處理處置工藝設施進行詳述。
1、焚燒處置系統
焚燒處理系統由預處理系統、焚燒系統和煙氣浄化系統組成。廢物預處理系統包括廢物的預處理和進料工序;焚燒系統由回轉窯燃室及出渣和出灰系統組成;煙氣處理系統由余熱鍋爐、SNCR反應器、半干式吸收塔、活性炭吸附、布袋收塵器等組成。
(一)預處理系統
(1)進料工藝
根據焚燒爐進料粒度的要求,固體廢物進料控制最佳粒度。預處理區設置了3個廢物暫存坑,分別為固態廢物暫存坑、半固態廢物暫存坑和混料坑。
A、固態、半固態廢物卸入暫存坑在混料坑進行混合;
B、混合料經抓斗吊車、進料斗、喂料機、計量料倉進入回轉窯內;
C、漿、膏狀廢物部分經拌合打包后送入進料斗,液態廢物經泵送系統打入回轉窯。
(二)焚燒處置系統
焚燒系統由回轉窯和二燃室組成,各類危險廢物經預處理和配制后通過不同進料途徑進入焚燒爐內,在回轉窯連續旋轉下,廢物在窯內不停翻動、加熱、干燥、汽化和燃燒,殘渣自窯尾落入渣斗,由出渣機連續排出。燃燒產生的煙氣從窯尾進入二次燃燒室再次高溫燃燒,確保進入焚燒系統的危險廢物充分徹底地燃燒完全。經二燃室充分燃燒的高溫煙氣送入余熱鍋爐回收熱量。
(三)余熱回收系統
二燃室出口處煙氣溫度1100℃左右,利用鍋爐使煙氣溫度降低同時充分利用熱能。經過余熱鍋爐換熱后,煙氣溫度降低后進入半干式吸收塔,由熱煙氣加熱產生的過熱蒸汽由余熱鍋爐蒸汽供給廠內冬季供暖、資源化車間加熱使用。
(四)煙氣凈化系統
焚燒產生的煙氣含有顆粒物、酸性污染物(包括HCI、SOx、NO等)、重金屬(汞、鎘化合物等)及有害氣體(二嗯英、呋喃等)。煙氣凈化采用余熱鍋爐+SNCR反應器+半干式吸收塔(急冷、半干法除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器凈化系統。
本項目選用SNCR工藝對煙氣進行脫硝處理,把尿素加入到藥劑配制槽,配制成10%的尿素溶液,溶液通過高壓泵送到余熱鍋爐入口的尿素噴頭,往煙氣內噴入尿素溶液,經還原反應去除NOx。
半干式吸收塔內的壓力噴頭消石灰乳液霧化直接與煙氣進行接觸實現除酸過程,同時利用煙氣的熱量使噴淋的水分蒸發,從而使煙氣在塔內迅速降溫。來自半干式吸收塔的煙氣在進入布袋除塵器的煙氣管道中噴入活性炭粉,進一步中和煙氣中的酸性氣體,活性炭吸附煙氣中的重金屬、PCDD/PCDF等有毒有害成份。
固態的反應物及活性炭粉隨煙氣進入布袋除塵器,在布袋表面與煙氣繼續充分接觸,煙氣中的有害成分經二次反應進一步去除。煙氣最后由引風機經煙囪排入大氣,為監控煙氣污染物排放情況,在煙囪上設置煙氣在線監測設施。
(五)灰渣處理系統
灰渣處理系統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焚燒爐及二燃室的爐渣處理系統,第二部分為余熱鍋爐、半干式吸收塔、袋式除塵器等的飛灰處理系統。
回轉窯及二燃室產生的爐渣由窯體尾部刮板式出渣機排出,采用刮板式輸渣。出渣機內設溢流水槽,槽內水一方面可對高溫爐渣快速冷卻,另一方面對出渣機底部通道形成閉合,防止渣機底部進入空氣,有效控制氧含量和系統負壓,爐渣經檢測符合填埋場入場標準后,送至安全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
余熱鍋爐、半干式吸收塔、布袋除塵器排出的飛灰因其成分復雜且含有毒性成分、重金屬等,須按危險廢物與爐渣分別處理。各設備收集下來的飛灰在各自的集灰斗收集至飛灰儲罐,飛灰儲罐集滿后密閉,用車送至穩定固化車間處理。
回轉窯
二燃室
余熱鍋爐和半干式吸收
袋式除塵器
2、物化處理系統
本項目設1座物化車間,處理收集的廢酸、廢堿、廢乳化劑等,同時處理內部廢水和外部廢水。外部廢水主要來源于石油化工企業,化驗室及填埋場滲濾液等;內部廢水包括:生活污水、生產廢水、污染場區初期雨水等。生活污水主要來自食堂、辦公樓等,生產廢水主要來自焚燒車間、資源化車間、洗車用水、穩定/固化車間。
物化車間采用調節池+氧化還原反應+中和反應+濃縮沉降+生化處理+生物濾池十清水池處理工藝,設計處理能力100m3/d,目前實際處理量44m3/d。
(1)物化處置系統
本系統主要針對外部廢水:首先進入調節池進行摻配,再進入氧化反應池,加硫酸調節pH值;隨后進入還原反應池加入硫酸亞鐵,然后進入中和反應池,先加堿調整pH值至9~11,再依次加入聚鐵及聚丙烯酰胺進行絮凝混凝,混凝后的廢水進入平流式沉降池;經過沉降后的沉淀物進入污泥濃縮罐,上清液溢流至氣浮中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最后廢水進入1#中間水箱,再用液下泵打入砂過濾罐中進行過濾后,然后進入生化系統進行生化處置。
污泥濃縮罐中的上清液流入收集池中,底泥則通過泵送入壓濾機壓濾,濾液及反沖洗水返回到平流式沉降池,泥餅送至固化車間進行穩定固化后填埋。物化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通過吸氣罩集中收集后,用引風機引入尾氣吸收塔進行凈化后排放。
(2)生化處置系統
內部生活污水與經過物化處置后的廢水,首先進入厭氧池中進行反硝化反應,再進入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好氧池采用風機不間斷曝氣,確保水中溶氧≥2~4.5mg/L。經過生化反應后的廢水進入沉淀池中進行沉淀,池底污泥用污泥提升泵定期打入厭氧池中上清液溢流至2#中間水箱。然后再先后經過活性炭過濾器及生物過濾器過濾后進入清水池,處理達標后的中水用于廠區綠化、各車間回用及填埋場降塵。
反滲透用于污水的深度處理,屬于污水處理中的三級處理,反滲透主要是去除水中的鹽。廢水經過生物過濾器后進入反滲透系統進行處理,處理后再進入清水池進行回用。生活污水、車間沖洗水、焚燒廢水、物化車間廢水等經物化生化處理達標后回用,不外排。
物化處理設施反應槽
3、穩定化/固化處理工藝
①根據危險廢物或爐渣飛灰試樣檢測結果,確定穩定化/固化廢物固化劑、水配比,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添加穩定劑。
②廢物、污泥和殘渣存放在穩定化/固化車間混料區內,由上料提升機向攪拌機進行上料。飛灰用盛灰罐運至飛灰貯罐,通過螺旋輸送機向攪拌機內上料。
③集控室根據輸入攪拌機的廢物種類、重量和試驗確定配比向攪拌機加入固化劑和穩定劑、水。水泥用運輸車上自帶的設備送入儲罐,經計量后采用螺旋給料機送至攪拌機。作業順序為先加穩定劑,后加固化劑。
④進入攪拌機的廢物、固化劑、穩定劑和水充分攪拌混合,攪拌均勻后的混合體經攪拌機下部卸料斗直接卸入固化體運輸車運至安全填埋場填埋。
固化機
4、安全填埋場
危險廢物填埋系統包括危險廢物的固化預處理、填埋場與填埋設施以及填埋場廢液收集設施。經穩定化/固化后的危險廢物由運輸車運至填埋場進行登記、計量和卸載后,分區分層填埋,壓實后再以土進行覆蓋,覆土來源主要為挖方土。填埋場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分為A、B、C三個單元,目前運營部分為一期A單元,庫容量約為9萬立方米,后期B、C單元將視廢物的接受量及實際情況進行建設。一期A單元西北邊修建永久性攔擋壩,東南邊修建了臨時分隔提,西北攔擋壩壩頂的北面設置泵房,主要通過提升泵提升填埋場的地下水、滲濾液,以及進行監測滲濾液。一期A單元場底約1.2萬平方米。廢物填埋由場地東南側開始,采用分層、分條帶進行,每層填埋厚度為2m;條帶東西向設置。每個寬20m,逐漸堆高,最終堆填達到設計填埋標高后,進行封場覆蓋。滲濾液在填埋場滲濾液收集池收集后管輸到物化車間進行處理,出水管輸到回用水池綜合利用。
安全填埋場
5、廢礦物油資源化系統
廢礦物油通過粗過濾器進入資源化車間蒸餾反應釜,然后利用焚燒車間的蒸汽將廢油加熱,并在其中分別加入堿性硅酸鈉溶液和聚乙二醇水溶液,破乳后進行脫水,廢水送往物化車間進行處理廢油中所含的水是在沉淀物之中,用這種方法可除去廢油中游離水分的50~80%。廢油中的沉淀物通過真空抽濾桶進行進一步除油處理后,送往固化車間進行穩固化處理。
通過蒸餾除去殘留水和輕餾分,廢油在蒸餾反應釜中進行蒸餾含有水和溶劑的輕餾分從油相中分離出,經過冷凝反應釜用冷卻塔送來的冷卻水進行冷凝,不能進行冷凝的不凝性氣體通過活性炭吸附器進行吸附凈化,吸附飽和的活性炭進行更換送往焚燒車間進行焚燒處理,尾氣浄化后排放。廢油的精制:冷凝后的油品通過過濾器對廢油中的雜質進行進一步過濾吸附,過濾完成后通過羅茨泵送往罐區作為低熱值物料焚燒輔料。
來源:克拉瑪依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