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美女 丝袜 人妻 中文,日韩亚洲视频,漂亮少妇高潮a片xxxx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2024 / “5·12”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

防災減災沒有“局外人”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5-15 11:46
瀏覽量:

逃生演練、知識大賽,公益講座、視頻動漫……5月12日,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火熱登場,聚焦“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這一主題,全國各地,線上線下,多點開花。

16年前,一場特大地震令山河破碎。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為了必須走好的前路,我們以這樣一個特殊日子,提醒人們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從“人人”“個個”出發,以提升基層能力入手,今年的主題進一步扣重點、抓關鍵,既突出每一個社會個體講安全、會應急的重要性,也彰顯國家對基層防災避險能力建設的高度重視。

根深方能葉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在與災害正面交鋒時,作為防災減災的最前沿、抗災救災的主戰場,基層的防災避險能力決定了應急應戰時所能展現的初始戰斗力,是克敵制勝的關鍵。自2009年5月12日我國首個防災減災日活動開展以來,就多次將主題聚焦在提升基層能力,定位于從我做起、共同守護上,堅持走抓牢基層、筑牢人民防線的科學路徑。

面對各類災害,在“防減救”全鏈條上,基層有著最真實感受、最廣泛“覆蓋”,也因此擁有無窮力量。近年來,得益于基層組織細致排查、應轉盡轉,災害來臨前的成功避險屢見不鮮;有賴于干部群眾聯防聯控、通力協作,“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日漸實現;洪水來襲,北京門頭溝妙峰山民族學校克服“三斷”不利,累計安置超千人次,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安全島”;山火肆虐,山城兒女自發組成摩托車大軍、徒步大軍,不分晝夜,運送物資,用身軀筑起“防火長城”……依靠基層、發動基層、建強基層,生動實踐不斷涌現,激發出全民行動、共護安全的強大力量。

不容忽視的是,我國70%以上城市、50%以上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海洋等災害高風險區。與當前災害多發重發的現實相比,基層防災避險短板依然突出。這其中,既有災害突發性強、風險點多面廣的客觀因素,亦有基層防范意識薄弱、責任缺失的主觀原因;既有基礎設施落后、工程治理手段不足等硬件缺項,亦有專業力量薄弱、群眾識險避險能力欠缺等軟件漏洞;既有“天災難防”的躺平心態在作祟,亦有“與己無關”的甩鍋思想在為禍。凡此種種,常讓防災避險工作在“最后一公里”失靈失效。

災害紛繁復雜,形勢變化多樣,防災減災沒有“局外人”。最大限度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行動力,激活“神經末梢”,動員群眾參與,持續邁向“個個講安全、人人會應急”,才能切實提高全社會抵御災害的“免疫力”。正因如此,我國以“5·12”為契機,廣泛普及知識技能,宣傳推廣經驗模式,用豐富多樣、喜聞樂見的活動,緊固各方思想之弦,激發群眾參與熱情,營造重防災懂避險的濃厚氛圍。

應該看到,防災減災永遠在路上,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這意味著,每年的“5·12”都是一次全新起點,需要我們借助全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宣傳周的有效載體,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這需要堅持問題導向,瞄準基層能力提升的難點痛點、災害防范的堵點卡點、群眾認知的盲點漏點,逐一清除,逐項提升,推動防災避險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和必修課;這需要推動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完善各類工程手段,培育群防群測隊伍,以智能化、精細化賦能查險除患,讓基層“防”能有的放矢、“減”能事半功倍;這需要從最不利出發、做最充分準備,深刻汲取經驗教訓,強化基層短缺急需裝備配備,組織開展針對性避險演練,聚焦能力短板查缺補漏,力求一聲令下各就各位、快速反應。

讓群眾“動”起來,讓基層“強”起來。于人民群眾而言,人人懂識險、會避險,身邊有可供信賴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搭建起的屏障,生命財產安全才能充分保障;于防災減災而言,基層重防范、善應對,每一處“神經末梢”都具備應急能力,面對災害才能化危為機。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每一個個體抓起,從強基層、夯基礎做起,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方能行穩致遠。

字體:【大】【中】【小】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