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自治區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和田地區時發現,部分縣市生活污水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污水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外環境,部分城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推進緩慢。
一、基本情況
和田地區共有8座生活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18.4萬m3/d,其中,和田市、墨玉縣、洛浦縣、皮山縣生活污水排放量12.8萬m3/d,實際處理能力11.2萬m3/d。
二、主要問題
(一)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嚴重不足
和田市、墨玉縣、洛浦縣、皮山縣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長期超負荷運行,城鎮污水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流于形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問題仍然突出。其中,和田市城西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能力7.4萬m3/d,平均進水量8萬m3/d;墨玉縣生活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能力2萬m3/d,自2021年起生活污水收集量即大于處理能力,目前平均進水量2.3萬m3/d;洛浦縣生活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能力1萬m3/d,自2022年8月起生活污水收集量逐漸超出處理能力,目前平均進水量1.3萬m3/d;皮山縣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能力0.8萬m3/d,目前平均進水量1.2萬m3。
(二)生活污水直排外環境
和田地區除和田縣污水處理廠外,其他縣市生活污水產生量均大于污水處理能力,2021年至今,有245萬立方米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通過超越管線直接排入胡楊林、蘆葦蕩等地,致使該區域水體及土壤遭受污染,生態治理項目成為納污地,存在環境安全風險。其中,2021年1月至今,墨玉縣約110萬立方米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與污水處理廠尾水混合排入廠區周邊1000畝蘆葦蕩中,監測結果顯示排口混合水化學需氧量濃度176mg/L,糞大腸桿菌>16000個/L,分別超過一級A排放標準2.5倍、15倍;2023年1月至今,皮山縣約35萬立方米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與污水處理廠尾水混合排入周邊900畝生態林、110畝蘆葦蕩中,監測結果顯示排口混合水化學需氧量濃度139mg/L,超過一級A排放標準1.78倍。2022年8月至今,洛浦縣約100萬立方米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與污水處理廠尾水混合排入胡楊林。
圖 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外環境,左圖為洛浦縣未經處理生活污水直排氧化塘,右圖為皮山縣未經處理生活污水排入生態林
(三)城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推進滯后
生活污水處理擴建項目進展緩慢。和田市、墨玉縣、洛浦縣、皮山縣城區生活污水量不斷增加,污水處理能力早已不能滿足要求,但污水處理廠擴建工作進展緩慢。和田市城西污水處理廠三期(5萬m3/d)項目直至2023年3月方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1月建成;墨玉縣城鎮生活污水處理二期(2萬m3/d)項目于2023年7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6月建成;洛浦縣城鎮生活污水處理二期(1.5萬m3/d)項目于2023年9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11月底建成投運;皮山縣城鎮生活污水處理二期(0.8萬m3/d)項目于2023年11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11月建成。
水環境質量改善重點工程進展滯后。《和田地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出,于2023年底前完成10項水環境質量改善重點工程。截至督察進駐,10個項目中1個項目未開工建設,4個項目未建設完成,嚴重制約中水資源再利用。其中策勒縣污水資源再利用建設項目至今未開工建設;皮山縣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設施建設項目、策勒縣東片區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項目至今未建成,皮山縣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項目2022年已完成7.5千米中水回用管道建設,但配套的650座閥門井未建設,致使污水處理廠中水未能回用;洛浦縣城污水再生利用渠道建設項目計劃于2022年新建39千米排水管道,僅在2024年3月完成1千米排水管線鋪設,剩余排水管道項目仍未申報成功。
督察還發現,和田市城西污水處理廠、北京和田工業園區河東污水處理廠、洛浦縣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被沿線居民引入農田灌溉,和田市城西污水處理廠尾水經東風干渠排入玉龍喀什河。
三、原因分析
和田地區相關縣市和住建部門對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重視不夠,對污水處理擴建項目工程建設推進不力,導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部分生活污水直排造成環境污染,環境安全風險隱患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