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美女 丝袜 人妻 中文,日韩亚洲视频,漂亮少妇高潮a片xxxx

當前位置: 首頁 / 走進環保 / 機構職能 / 內設機構 / 辦公室 / 信息公開 / 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關于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新政辦發〔2016〕74號)和《環境保護部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環辦廳〔2016〕59號)有關規定,編制本報告。報告所列數據統計期限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一、基本情況

  2016年,我廳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自治區人民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關于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牢牢把握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個總目標,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深入推進“五公開”,著力理思路、打基礎、建平臺,以依法行政、提高效能、服務群眾為目標,扎實推進環保系統政務與信息公開各項工作。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實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公開機制。1.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監督考核。我廳堅持從切實解決群眾關心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把環保系統推行政務公開工作作為勤政廉政、依法行政的有效抓手和重要內容。6月份,重新調整了環保廳信息公開領導小組人員組成,由一名副廳長擔任組長,分管政務與信息公開工作,機關各處室、直屬相關事業單位行政“一把手”為成員,承擔政務公開工作相關職責,同時下設環保廳信息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承擔政務公開的日常工作,形成了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各負其責,上下聯動的政務公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2.建立信息公開工作責任制。制定印發了《關于印發〈自治區環境保護廳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新環發〔2016〕307號),按照依法公開、公正透明、便民快捷、改革創新的原則,落實政務公開責任。將責任落實到了廳領導和處室負責人。我廳不斷強化政務公開工作考核評估,把政務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加大分值權重,并按照《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行政效能責任追究制》等制度,督促落實政務公開,加強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工作調度和檢查考核。全年由廳辦公室和污染物監控與信息中心對廳門戶網站信息公開情況進行了2次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下發到各處室,對存在問題進行督促整改。3.修訂完善信息公開目錄。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政務公開評估指標體系》(新政辦發〔2016〕174號)要求,對我廳門戶網站欄目進行梳理改版,增設調整了相關欄目,保證所有應公開信息在廳網站都有相應的公開欄目。目前,我廳信息公開目錄共分為組織機構、環境政務管理、規劃計劃、環境統計、環境質量、污染防治等17類,都明確了公開內容、公開時限和責任處室。4.完善政府信息發布工作機制和制度。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在起草文件時,正確選擇發文公開范圍,正式行文的規范性文件、面向社會的工作部署文件、法定審批事項的辦理結果文件等,原則上都選擇“內外網公開”,確保了公開信息的及時準確。出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行業環境準入條件(試行)》、《自治區重大行業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自治區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等規范性文件。同時,建立了自治區環保廳行政審批事項會議審核制度。

  (二)突出重點領域信息,加強主動公開。1.加強大氣、水和土壤環境信息公開力度。我廳對全區國控、區控重點大氣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審核,對符合核發排污許可證的48家企業的相關信息進行網上公示。每月在廳門戶網站公布我區主要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信息,并督促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吐魯番和哈密四個地級市在當地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飲用水安全狀況。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開展危險廢物經營管理及審批工作,并及時進行網上公開。年度完成企業頒發、變更危險廢物許可證公示、公告5項,危險廢物跨省轉出轉入審批11項。2.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并聯審批工作并及時公開。我廳積極配合自治區發改委全面梳理區、市、縣三級建設項目從環評審批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的審批(審查)事項、辦理要件及相應的辦事流程,完成了網絡環境及設備調試并接入自治區電子政務平臺。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已投入試運行。平臺一旦啟用,所有在線審批項目的環評文件審批時限將壓縮至20個工作日,極大地縮短審批時限。同時,我廳及時公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除涉密或不宜公開的建設項目外,全面公開建設項目環評、竣工環保驗收信息,全本公開環評文件,全文公開批復文件。截止12月底,我廳門戶網站公開260個本級審批的建設項目環評信息,公開110個本級審批的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信息。3.公開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制定《自治區環保廳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實施方案》,在廳官方網站設置“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專欄,及時將我廳行政許可信息和行政處罰信息在廳官方網站進行公示,同時將上述信息報送自治區發改委。4.做好企業監測、監控信息公開工作。2016年我區納入國家考核的重點監控企業數為217家。除2家企業未編制并發布企業自行監測年度報告及部分企業發布的自行監測方案中的監測點位與平臺中填報的監測點位不符外,我區納入考核的企業基本都能按環保部《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環發〔2013〕81號)中的要求,及時發布企業基本信息、自行監測方案、自行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年度監測報告及有關監測數據等。同時,在廳門戶網站按月發布主要污染物排放嚴重超標企業名單,已累計發布9期,公布超標企業10家(27家次)。

  (三)完善公開方法,推進公開透明。1.公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按照自治區相關要求,2015年我廳開展了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梳理工作,目前自治區人民政府在網站公布了我廳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其中行政許可13項、行政處罰90項、行政征收1項、行政裁決1項、行政檢查1項、行政強制3項、行政確認2項、其他行政權力6項。我廳也在自治區環保廳官方網站設置專欄,并公示了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清單明確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8類行政權力的法律依據、承辦處室(單位)、責任事項等內容。同時我廳對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實行動態管理,根據法律法規的出臺修訂,及時調整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并上報自治區主管部門審核。2.加強信息公開的公眾參與。建立網上環保法規、政策資料庫、設立環境質量日報、項目辦理結果公示欄和辦事表格下載等欄目,為群眾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環保信息。推行網上行政審批、審查辦理情況查詢,每月舉辦一次“網上廳長接待日”,實現環境投訴、舉報的網絡互動。優化受理審批流程,設立“一站式服務窗口”,集中受理環保行政審批事項,同時對無特殊要求的行政審批事項實行網上審批,簡化審批流程,縮短辦結時間。對自治區重大建設項目和涉及民生、扶貧、節能減排和城市基礎設施等項目,納入“綠色通道”管理,縮短環評審批周期。3.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實施門戶網站的改版工作,對照環保部對網站績效考核要求和自治區電子政務辦對政府網站的考核要求,采用當前主流的開發平臺,建成了全新、實用、符合我廳工作要求的門戶網站,進一步調整充實了信息公開的版塊、合理設置公開欄目、豐富公開內容等,用戶直觀感受和體驗度進一步提升,出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門戶網站管理辦法(試行)》,使政府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和及時,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4.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加強對依申請公開情況的及時答復,全年共受理依申請公開8條,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自治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范》要求,經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后,均已認真答復,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及行政賠償事項。

  (四)提升輿情應對能力,及時回應社會關切。1.做好政務輿情監測。我廳不斷加強全區環保輿情監測,依托環保廳輿情監測平臺,實時掌握轄區內的環保輿情,對關注量、轉發量較多的輿情持續關注。同時,我廳安排專人每日瀏覽環保廳門戶網站“領導信箱”、“咨詢投訴”、“建言獻策”等欄目,第一時間收集公眾意見并及時辦理。全年我廳編制輿情快報21期,上報環境類輿情事件23件,通過門戶網站共受理群眾舉報投訴200余件。我廳還積極創建了包括中央、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等20余家新聞媒體的媒體記者通訊群和媒體記者微信群,建立了覆蓋全疆的環境通訊員QQ群和微信群,為及時掌握各地輿情動態疏通了渠道。2.針對熱點焦點,及時回應輿情關注。我廳及時回應公眾關注的環境問題,不斷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處置重大政務輿情,杜絕環境事件,維護社會穩定。10月份,針對公共場所使用安檢設備有較大輻射、容易導致癌癥等疾病發生的網絡傳言,我廳組織輻射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現場監測和論證研究,第一時間在門戶網站發出說明,對我區安檢設備情況和安檢原理進行了解釋和介紹,并與新聞媒體記者及時溝通,有效回應了此次突發輿情。3.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有效引導輿論。通過“新疆環保”微信、微博和自治區環保廳門戶網站、新疆環保公眾網及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和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受理環境信息公開請求,第一時間給予答復,化解公眾疑惑,有效引導輿論。

  (五)發揮各種媒體優勢,主動做好政策解讀。1.建立健全新聞發布制度。為了做好新聞信息發布工作,我廳制定了新聞發布制度,明確了信息發布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圍繞我廳中心工作,信息發布責任單位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通氣會,權威發布涉及環保的重大工作、重大活動開展、推進情況。今年以來,我廳先后召開了2015年空氣質量新聞發布會、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新聞發布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會議等,及時向社會公眾解讀環保重大政策法規、介紹環境狀況和系列環境治理的舉措。2.緊扣重大節點,組織豐富多彩的環境宣傳活動。以“6·5”環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樣性日等節慶日為契機,面向機關、學校、社會公眾策劃、組織豐富多彩的環保宣傳活動,組織包括“6·5”環境日紀念大會,空氣質量公報新聞發布會,環保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等“環保六進”活動,環境教育示范基地創建命名、年度環保人物評選等活動,科普環保知識,傳播環保理念。此外,在全疆12所高校中選拔優秀青年環境友好使者進行培訓,支持引導志愿者在校園或校外開展環保宣傳。3.引導公眾依法、積極、有效參與環保事務。充分發揮“一網”(新疆環保公眾網)、“一微信”(新疆環保微信公眾號)、“一雜志”(《新疆環境》雜志)的輻射效應,及時回應輿論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宣傳環保重點工作推進情況。目前,“新疆環保”微信公眾號粉絲已達14000多人。4.政策解讀與政策制定同步考慮、同步安排。根據制定《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修訂)的實際,著手編制《一圖看懂新環境保護條例》、《一圖看懂新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說明》等解讀資料,做到政策解讀與政策制定同步考慮同步安排。2016年12月1日《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修訂)經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后,及時向社會公布了解讀資料,進一步增進社會認同。

  三、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措施

  目前我廳政務信息公開存在的不足:一是信息公開規范化程度需進一步加強。當前,環境信息的公開內容與公眾的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有時存在公開不及時、不準確的問題,部分地州信息公開的方式和內容不規范、不到位,導致行政復議現象的發生。二是公開渠道需要進一步拓寬。目前,我廳政務公開的形式和渠道比較單一,主要還是通過門戶網站公開,文字敘述較多,運用統計圖表,圖片較少,公開形式還不夠豐富。三是信息公開隊伍專業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各地州市政務信息公開隊伍理論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協調合作,遠不能適應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新常態,需進一步加強對基層環保部門信息公開業務的培訓工作。

  針對以上存在的不足,我廳將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繼續堅持專人負責信息公開工作,明確工作職責,以服務群眾為目的,拓寬公開渠道,創新形式,及時準確全面的公開環境信息。在規定的公開范圍內,及時發布和更新依法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貼近社會需求,豐富信息公開內容,并做好答復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二)進一步加大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渠道的宣傳,提高群眾對信息公開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充分運用微博微信、政務客戶端等新媒體新技術,擴大傳播范圍,讓社會更多地了解信息公開工作,了解信息公開渠道,使環境信息更好、更方便地服務于社會和各族群眾。(三)進一步加強對基層環保部門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和考核,促進全區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針對基層環境信息公開工作開展參差不齊,缺乏協調合作和及時溝通的問題,加強信息公開業務學習和培訓,切實增強公開意識,提高發布信息、解讀政策、回應關切的能力。加大監督考核力度,進一步抓好基層環境信息公開工作。

瀏覽量:
字體:【大】【中】【小】
關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