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2021〕39號
以第二次全區污染源普查成果為基準,生態環境部依法組織我區對2016-2019年污染源統計初步數據進行更新,2020年,生態環境部根據“二污普”成果,補充統計調查范圍,調整了生態環境統計調查污染物指標。依據《生態環境統計報表制度》《生態環境統計管理報表制度》,現將相關全區生態環境統計數據公布如下。
一、污染源統計
(一)統計范圍
污染源統計調查對象為全區排放污染物的工業污染源(簡稱工業源)、農業污染源(簡稱農業源)、生活污染源(簡稱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簡稱集中式)、移動源。2020年農業源中增加種植業、水產養殖業調查,畜禽養殖業調查范圍擴大至規?;笄蒺B殖場和養殖戶;生活源增加農村生活源調查。
工業源包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中行業代碼為06-46的41個大類行業以及行業代碼為4610的自來水生產和供應業。
2016-2019年農業源調查對象為大型畜禽養殖場(生豬設計年出欄量≥5000頭、奶牛設計年存欄量≥500頭、肉牛設計年出欄量≥1000頭、蛋雞年設計存欄量≥15萬羽、肉雞年設計出欄量≥30萬羽)。2020年農業源以省級行政區域為單元,調查各區域種植業主要作物、畜禽養殖業各區域生豬、奶牛、肉牛、蛋雞、肉雞五類畜禽的規?;笄蒺B殖場和養殖戶(生豬≥500頭<出欄>、奶?!?00頭<存欄>、肉?!?0頭<出欄>、蛋雞≥2000羽<存欄>、肉雞≥10000羽<出欄>)、人工水產養殖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
2016-2019年生活源調查范圍包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中的第三產業以及城鎮居民生活源;僅生活源廢氣污染物排放包括農村生活源。2020年,生活源調查范圍發生變化,包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中的第三產業以及居民生活源,生活源廢水、廢氣污染物排放均包括農村生活源。
集中式包括集中式污水處理單位、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處置單位、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處理)單位。
移動源包括機動車污染源。
(二)廢水污染物
2016-2019年,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年156928.3噸,下降為2019年103085.7噸,下降34.3%。2020年統計范圍發生變化,化學需氧量排放量565376.2噸。
2016-2019年,氨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年23916.8噸,下降為2019年15643.6噸,下降34.7%。2020年統計范圍發生變化,氨氮排放量為21396.3噸。
2016-2019年,總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年39534.7噸,下降為2019年的26554.9噸,下降32.8%。2020年統計范圍發生變化,總氮排放量為51406.3噸。
2016-2019年,總磷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年1771.8噸,下降為2019年的1238.5噸,下降30.1%。2020年統計范圍發生變化,總磷排放量為4703.8噸。
廢水中重金屬(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合計,下同)排放量總體下降,由2016年1015.8千克,下降為2020年879.7千克,下降13.4%。
工業源廢水中石油類排放量總體下降,由2016年61.7噸,下降為2020年47.8噸,下降22.5%。
工業源廢水中揮發酚排放量總體下降,由2016年2400.0千克,下降為2020年797.1千克,下降66.8%。
(三)廢氣污染物
2016-2020年,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年286206.3噸,下降為2020年107253.1噸,下降62.5%。其中,工業源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249858.6噸,下降為2020年的89480.1噸,生活源二氧化硫排放量總體下降,2020年為17762.0噸。
2016-2020年,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年398204.0噸,下降為2020年250610.7噸,下降37.1%。其中,工業源、生活源和移動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20年分別為118735.0噸、16858.5噸和114938.4噸。
2016-2020年,廢氣中顆粒物排放量總體穩定,由2016年的479583.8噸,增加至2020年508093.1噸,增加5.9%。其中,工業源顆粒物排放量基本持平,2020年為388090.7噸。生活源排放量略有增加,2020年為118753.6噸。
(四)工業固體廢物
2016-2020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由2016年10672.6萬噸,下降為2020年8206.8萬噸,下降23.1%;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處置量總體下降,2016年分別為4825.0、2630.5萬噸,2020年分別為3197.4、2014.3萬噸。
2016-2020年,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綜合利用處置量由2016年229萬噸、225萬噸,下降為2020年201.7萬噸、200.1萬噸,產生量下降11.9%、綜合利用處置量下降11.1%。
2016-2020年全區污染源統計主要指標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廢水污染物排放量 |
||||||
化學需氧量 |
噸 |
156928.3 |
122157.8 |
109200.0 |
103085.7 |
565376.2 |
其中:工業源 |
噸 |
18572.2 |
15875.2 |
13336.8 |
11764.8 |
6869.6 |
農業源 |
噸 |
905.1 |
580.0 |
184.8 |
138.2 |
378715.9 |
生活源 |
噸 |
137292.1 |
105584.3 |
95574.1 |
91089.2 |
179749.6 |
集中式 |
噸 |
158.9 |
118.3 |
104.2 |
93.4 |
41.1 |
氨氮 |
噸 |
23916.8 |
17969.1 |
18554.6 |
15643.6 |
21396.3 |
其中:工業源 |
噸 |
2150.8 |
1713.6 |
1373.0 |
1172.9 |
420.1 |
農業源 |
噸 |
26 |
8.5 |
5.7 |
3.6 |
5531 |
生活源 |
噸 |
21712.3 |
16230.1 |
17155.6 |
14451.7 |
15440.9 |
集中式 |
噸 |
27.7 |
17.0 |
20.2 |
15.5 |
4.4 |
總氮 |
噸 |
39534.7 |
29515.7 |
28959.2 |
26554.9 |
51406.3 |
其中:工業源 |
噸 |
5602.5 |
3104.2 |
2607.2 |
2148.4 |
1522.8 |
農業源 |
噸 |
71.2 |
37.5 |
17.8 |
12.5 |
24292.7 |
生活源 |
噸 |
33820.8 |
26349.2 |
26309.0 |
24374.7 |
25580.3 |
集中式 |
噸 |
40.2 |
24.8 |
25.3 |
19.3 |
10.5 |
總磷 |
噸 |
1771.8 |
1439.8 |
1507.0 |
1238.5 |
4703.8 |
其中:工業源 |
噸 |
125.9 |
110.2 |
100.0 |
105.0 |
57.8 |
農業源 |
噸 |
10.3 |
2.1 |
3.1 |
1.8 |
3437.9 |
生活源 |
噸 |
1635.2 |
1327.4 |
1403.7 |
1131.5 |
1207.6 |
集中式 |
噸 |
0.3 |
0.2 |
0.2 |
0.2 |
0.4 |
廢水重金屬 |
千克 |
1015.8 |
966.0 |
1042.1 |
1095.2 |
879.7 |
其中:工業源 |
千克 |
1008.7 |
959.5 |
1037.7 |
1090.9 |
870.7 |
集中式 |
千克 |
7.2 |
6.5 |
4.4 |
4.2 |
9.0 |
石油類(工業源) |
噸 |
61.7 |
83.7 |
32.7 |
42.8 |
47.8 |
揮發酚(工業源) |
千克 |
2400.0 |
2124.5 |
2711.6 |
2907.4 |
797.1 |
氰化物(工業源) |
千克 |
2083.9 |
2176.1 |
1815.1 |
1838.8 |
207.0 |
廢氣污染物排放量 |
||||||
二氧化硫 |
噸 |
286206.3 |
256644.2 |
199099.6 |
179282.8 |
107253.1 |
其中:工業源 |
噸 |
249858.6 |
219042.5 |
163027.6 |
145840.8 |
89480.1 |
生活源 |
噸 |
36323.2 |
37579.0 |
36044.6 |
33415.4 |
17762.0 |
集中式 |
噸 |
24.6 |
22.7 |
27.5 |
26.6 |
11.0 |
氮氧化物 |
噸 |
398204.0 |
372633.1 |
326796.1 |
305304.9 |
250610.7 |
其中:工業源 |
噸 |
218673.3 |
202418.7 |
160325.5 |
141079.8 |
118735.0 |
生活源 |
噸 |
25783.2 |
26360.8 |
24501.1 |
23892.8 |
16858.5 |
移動源 |
噸 |
153700.0 |
143800.0 |
141900.0 |
140285.5 |
114938.4 |
集中式 |
噸 |
47.6 |
53.6 |
69.6 |
46.6 |
78.8 |
顆粒物 |
噸 |
479583.8 |
491418.6 |
432872.1 |
479409.3 |
508093.1 |
其中:工業源 |
噸 |
382126.2 |
391026.8 |
346517.9 |
396258.9 |
388090.7 |
生活源 |
噸 |
95026.7 |
98283.7 |
84447.5 |
81487.8 |
118753.6 |
移動源 |
噸 |
2400.0 |
2100.0 |
1900.0 |
1655.8 |
1230.8 |
集中式 |
噸 |
30.9 |
8.2 |
6.7 |
6.9 |
17.9 |
揮發性有機物 |
噸 |
322759.3 |
202929.9 |
200492.1 |
135777.7 |
160525.3 |
其中:工業源 |
噸 |
151926.3 |
125172.9 |
127916.0 |
97506.8 |
70643.3 |
生活源 |
噸 |
/ |
6432.0 |
5946.2 |
5764.9 |
43067.4 |
移動源 |
噸 |
170833.0 |
71325.0 |
66630.0 |
32506.0 |
46814.7 |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及利用 |
||||||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 |
萬噸 |
10672.6 |
10679.1 |
10072.8 |
10785.4 |
8206.8 |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 |
萬噸 |
4825.0 |
4776.2 |
4539.0 |
5326.7 |
3197.4 |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 |
萬噸 |
2630.5 |
2758.0 |
2672.2 |
2523.5 |
2014.3 |
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 |
萬噸 |
229.0 |
254.3 |
232.1 |
243.7 |
201.7 |
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量 |
萬噸 |
225.0 |
178.2 |
194.0 |
226.0 |
200.1 |
二、污染防治投資及環保能力建設情況
(一)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情況
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是指納入重點調查單位名錄的調查單位本年度內用于工業廢水、工業廢氣、工業固體廢物、噪聲等污染治理項目的投資。
環境統計重點調查單位填報數據顯示,我區工業污染治理投資中廢氣治理項目比重較大。2016年處于投資高峰,達142507.6萬元,近年來,隨著主要工業企業治理設施逐漸完善,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有回落趨勢,2017、2018、2019、2020年分別達到112321.2、98297.1、121980.1、51615.3萬元。
2016-2020年重點調查對象中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情況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合計 |
萬元 |
142507.6 |
112321.2 |
98297.1 |
121980.1 |
51615.3 |
工業廢水治理項目 |
萬元 |
15471.7 |
31870.7 |
4407.7 |
4167.6 |
4355 |
工業廢氣治理項目 |
萬元 |
77560 |
64583.1 |
70561.9 |
113904.3 |
39191.7 |
工業固廢治理項目 |
萬元 |
1205.5 |
4.0 |
922.0 |
85.6 |
0 |
噪聲治理項目 |
萬元 |
0 |
0 |
0 |
0 |
170 |
其他治理項目 |
萬元 |
48270.4 |
15863.4 |
22405.5 |
3822.6 |
7898.6 |
(二)環保能力建設資金使用情況
環保能力建設資金是指各級生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各類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單位當年已完成的用于提升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等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的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等各方面能力的購置固定資產投資。
2016-2020年,環保能力建設資金有所波動,2016年77928.3萬元,2020年51810.8萬元,下降33.5%。
2016-2020年環保能力建設資金使用情況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合計 |
萬元 |
77928.3 |
125618.4 |
83070.3 |
144969.4 |
51810.8 |
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設 |
萬元 |
21113.9 |
46521.3 |
43789.6 |
78018.0 |
22776.7 |
大氣污染防治能力建設 |
萬元 |
10600.7 |
17217.8 |
12350.2 |
32848.2 |
3411.7 |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能力 建設 |
萬元 |
399.6 |
21283.2 |
8558.5 |
1683.6 |
13171.8 |
噪聲污染防治能力建設 |
萬元 |
286.4 |
6.7 |
12.0 |
33.5 |
0.6 |
土壤污染防治能力建設 |
萬元 |
144.6 |
1728.2 |
3452.7 |
933.6 |
644.6 |
生態保護能力建設 |
萬元 |
17807.2 |
26580.5 |
11922.6 |
27956.4 |
2377.6 |
核與輻射安全環境保護能力建設 |
萬元 |
6.7 |
83.9 |
63.5 |
606.4 |
420.2 |
環境監管能力建設 |
萬元 |
27569.3 |
12196.9 |
2921.3 |
2889.9 |
9007.6 |
注:公報中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